小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23 23:58:25
小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小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1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曾经被演绎出了许多经典课例。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我认真地研读了很多课例,发现在诸多课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即所谓的“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与“两端都不栽”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将“三种情况”的区分以及相应的计算法则(“加一”“不加不减”“减一”)看成一种“规律”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从而能在面对新的类似问题时不假思索地直接加以应用。同时在这些课例的反思中,我又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很多学生能找到规律但不能熟练地运用规律,不能把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知识链接。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建立“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与“两端都不栽”数学模型,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且要总结出相关的计算公式“总长÷间距=间隔数”,并通过公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一解题模式。一节课下来我感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而本节课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2、一堂课上下 ……此处隐藏8571个字……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目标制定为:知识与技能:利用线段图理解两段要植和两端不植两种情况下棵树、间隔数和总长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发现这两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2、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试验、交流、归纳运用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10

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内容。一共有三个例题,分4课时。例1是直线两端栽树问题,例2是直线两端不栽树问题,例3是封闭图形栽树问题。例1教学结束后出现了已知间隔长度和树的棵数,求路段长的问题,同时还出现了队列问题。例2教学结束后,出现了时钟间隔问题、队列问题,上楼问题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因为对于植树问题的理解,学生已有很大的难度,再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去解决如队列问题、时钟间隔问题、上楼问题等学生会感觉更难。

建议如下:

1、把例1和例2合为一节课来处理,一个是两端都栽树,一个是两端都不栽树,知识的联系性很强,没有太多的干扰条件,放在一块处理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及区分,更好的理解植树问题。

2、两个例题教学结束后,可以上一节练习课,处理两个例题的反用,即:学习“已知间隔长度和树的棵数求路段长”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植树问题,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为一步的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3、教学植树问题的变形题,如队列问题、时钟间隔问题、上楼问题、分割木材问题等。

《小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