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反思1《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分为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一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难及战胜困难的办法,关注人物的命运,体会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文篇幅很长,学生完整朗读课文一遍需要18分钟的时间,45分钟也就只能把课文走两个来回。于是,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这篇课文。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并积累四字词。接着,让学生读梗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最后,让学生自由读精彩片段,找出自己感受自己的片段,进行批注。第二课时进行交流,针对他们感受最深的片段,走近鲁滨逊,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带给我们哪些深远的人生启示。
第二课时的课堂是比较开放的,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爱谈什么谈什么。通过交流,我知道学生第一课时的自读自悟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有的孩子谈到了鲁滨孙在孤岛上的孤单寂寞,他们是通过课文多处的描写加一体会,从而体会出鲁滨孙生存下去的不易!孩子们说,这样的孤单寂寞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是,鲁滨孙能坚持活下去,他一定还想了许多其他排遣寂寞的办法,从而认识到主人翁那种在逆境中不屈服的可贵精神。 ……此处隐藏11565个字……划中的学习后策略展开活动。同时,教学过程总注意提醒学生积累学习方法,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和《习作》积累经验,以体现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整合。
2.用读“整本书”的要求进行指导。本课“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现形式,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一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其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全貌的基础上读其中的精彩片段,由感知整体到深入部分,读精彩片段后更想读整部的作品,驱动学生读“整本的书”。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梗概把握作品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精彩片段体会人物情感,并学会寻找梗概和精彩片段的连接点。这样,课上读梗概,读片段,课后读原著,不断加强对读“整本的书”的引领力度。这些学习方法将迁移到下一课的学习中。
3.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切入教学重点。精彩片段中“好处”、“坏处”对照表,是本课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一内容和形式,既体现了鲁滨孙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能帮助学生今后用这样的方法克服困难。通过自读自悟----对照比较---对读感悟,落实知识、方法、态度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这个教学重点的突破,也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会生存”的话题交流打下基础。
课堂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在实际的操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几个大的框架和流程走得比较顺利,学生学习状态还是很棒的,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发言非常积极活跃,只是自己太在意教案的过程,在精彩片段的预设还不够精细,在个别环节的连接上,语言不够流畅简洁,绕来绕去废话多了点,原因主要是对教案还不够熟悉,预设还不够充分,太依赖教案的流程。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