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做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5课《我要的是葫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学句,结合图画理解葫芦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识字的情境,让字词句教学有生命力
语言文字的学习一定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如果脱离了语境,让孩子单纯地去识某个字,不但字形不容易记,而且字音也很容易遗忘,字义的理解也就更难了。所以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识字,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比如:学习“藤”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藤,直观了解藤的特点,再由“葫芦藤”拓展到生活中学生见过的黄瓜藤、葡萄藤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识记这个“藤”字;在“谢”字教学中,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在“谢谢”这个词中,“谢”表示感谢的意思,在“花谢了”这个词中,就表示的枯萎凋落的意思,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谢”的字义。
二、关注语言的应用,让字词句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 ……此处隐藏17108个字……因此我将这两点作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了重难点就要大胆取舍课文内容,筛选重要的契合的信息。如何更好地呈现本节课呢?便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与训练点结合地行云流水,水到渠成,这需要教师的匠心独运。而所有的这些都要指向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而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有效的唯一标尺,就是学生。关注是否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关注是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提高。学生没有所得没有提高,这节课无论如何布局皆是失败的,因为教学的最终对象还是学生。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一定要依据学情来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还借鉴了学校语文教研活动的语用与拓展阅读的前沿思潮,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执教本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本篇故事揭示的道理没有被很好地引导出来。本课揭示的道理对于二年级孩子的认知来说有些难度,课堂中大部分的孩子能够明白叶子与葫芦的关系,但是上升不到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种哲学层面。如何将抽象的哲理通过具化的叶子与葫芦的关系一步一步推敲出来,还需要在设计中层层推进。
(二)板书不完整。板书一直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好的板书设计会很好地串联起整节课的内容,更好地揭示本课的道理。板书了“蚜虫”“叶子”两个词,忘记板书“葫芦”这个词。其实这三个词只要通过箭头的标识就能轻松地让孩子们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三)对学情掌握不准确。本节课在同年级三班进行了试讲,课堂教学更加顺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对本班孩子的学情缺少深入的了解,导致有些环节出现不流畅。
(四)评价语要更关注于孩子,要真实客观具有激励性及正面的引导。
(五)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